國產雜糧科研論壇 凝聚產業動態及發展永續競爭力策略
刊登日:114-04-15 點閱:236

國產雜糧科研永續競爭力策略論壇於臺中農改場舉辦,現場吸引超過111名產官學研專家共同參與
國內雜糧產業種植面積約8萬公頃,年產量約50萬公噸,產值近125億元。當前雜糧產業面臨極端氣候影響產量波動、勞動力短缺、進口競爭壓力及市場需求變化等挑戰。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於4月15日(二)在該場舉辦「國產雜糧科研永續競爭力策略論壇」,透過政策推動說明、產業趨勢剖析及專家與談,一起探討臺灣重要雜糧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現場共有110位貴賓共襄盛舉。
臺中農改場表示,該場負責農糧農環領域之雜糧產業研究群召集工作,各試驗單位研究人員針對雜糧作物重點科研發展選定甘藷、大豆、玉米、高粱、落花生、小麥、蕎麥及紅豆等8大作物,共同協作研析國內外產業趨勢,撰寫「國際發展趨勢報告」,同時搭配彙整調查產業科研缺口,提出「雜糧產業需求調查報告」,為廣納業界意見,並從不同角度解析雜糧產業的現況、挑戰與機遇,此次特先以甘藷、大豆、玉米及高粱為主軸辦理此次論壇。
臺中農改場進一步說明,本論壇由研究群各作物研究人員分享該作物科研發展策略,接續由產學研代表進行與談,搭配4位雜糧專家學者引言,以不同面向進行深入的座談討論;論壇中亦邀請不同領域專家專題演講,解析政府雜糧政策、雜糧產業發展與科技應用及全穀雜糧攝食趨勢等議題,內容相當豐富,也獲得與會來賓熱情的回饋。
臺中農改場最後表示,此次雜糧論壇透過邀集農糧署、農業試驗所、各區農改場、相關大專院校農藝學系師生、產業代表、主要產區農會等單位出席,並總結各作物分別在產業發展、政策輔導及科研方向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及建議,期透過本次論壇促進產學研各界之深度對話,鏈結科研創新與產業協力合作,一起提升國產雜糧競爭力並邁向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