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田中鎮酪農
刊登日:108-12-25  點閱:3515
青農陳國顏

青農陳國顏

  許多台灣人有喝國產鮮羊奶的習慣。根據中華民國養羊協會統計,2016年180ml瓶裝總銷量約5621萬瓶。羊奶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鉀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營養價值不亞於牛奶。《本草綱目》記載「羊奶甘溫無毒,療虛勞、易精氣」。
  但很多人不喝羊奶,是因為羊騷味而卻步。其實俗稱的「羊騷味」,是因為羊奶脂肪中含有揮發性葵酸,一旦接觸空氣就會氧化而改變風味。但只要羊隻飼養環境、羊隻飲食、擠乳與儲乳設備到加工程序等環節層層把關好,羊騷味就可能不見了。
  彰化神來牧場的羊奶,就把羊騷味變不見了。喝下24小時前現榨的羊奶,第一口醇香的風味,彷彿牛乳,直到吞嚥下肚,淡淡的羊奶香氣在喉間縈繞,奶味卻不會殘存在舌苔上。

看父母苦勞 誓言改善羊場
  1983年生的牧場主人陳國顏,年紀輕輕,養羊資歷卻已很深。3歲就會幫忙擠羊奶,22歲退伍,即接手家中牧場,可說從小跟羊一起長大。
  這位養羊專家說,根除羊騷味的祕訣很簡單,擠奶後直接殺菌再冷藏,減低羊奶暴露空氣中的機會,就能做到只有乳香、而無腥味。
  神來牧場的羊奶,不僅無腥味,也無添加,擠乳後直接裝瓶。但好喝的關鍵還在於羊隻飲水。牧場位於彰化田中,飲用來自八卦山腳下自然湧出的山泉水,使羊奶鮮甜會回甘,因此自家把產品命名「山腳下鮮羊乳」。
  陳國顏是牧二代,早年父親陳添進在自家後院養蜂,販售蜂蜜維生。40年前因工作壓力大、飲食紊亂,一度胃出血休克送醫,休養期間,鄰居送來羊奶補身體,竟治好疾病,使得父親決定養羊,飼養規模愈來愈大。
  但養羊全年無休,且大量仰賴人力,屬高度勞力密集產業。陳國顏從小看父母每天忙碌:凌晨3點起床送羊奶,早晨回來擠奶,8~9點裝瓶,接著餵飼料、清潔糞便、曬羊糞、糞肥裝袋、上山割草、晚上再次擠奶、裝瓶,每天工作長達20小時。他不禁感嘆,「養羊跟養牛,真的是畜牧業中最辛苦的兩種。」
  孝順的陳國顏在15歲時就立下志向接掌牧場,以減輕父母負擔。但條件是絕不能再像父母一樣僅靠人力作業。
  高職時,他特地選讀電機科,當時就想將來要用自動控制系統,改善羊場管理。「讀書時腦中都在規劃如何改善廠內經營。」
  16、17歲時,他就研發出「羊糞固液分離拖網系統」,架設於羊場高床之下,用來瀝乾羊糞,只要滾動鏈條,羊糞自動蒐集成堆,再以機器裝填成袋,販售給農家當肥料,取代以往人力揀選、曝曬羊大便的瑣務。
  他並大膽投資電子化硬體設備,打造自動化乳羊場,前後花費超過5000萬,這對自產自銷的羊戶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
  陳國顏還創羊場先例,引進了「賽馬式電腦自動化榨乳系統」,羊隻只進不出,動線不重複,省去專門趕羊的人力,將一次約300頭泌乳羊的擠奶時間,縮短到一小時以內,比過去節省1/2的時間。

汰選優良基因 提升乳產量
  喜愛鑽研機械設備的陳國顏,還有另一項得意之作:自動羊糞裝袋機。
  他笑稱,以前最怕裝羊糞,需一人拿畚箕盛裝,一人拿飼料袋固定,費時又耗體力,現在只要把羊糞投入機器口,兩個人一小時可以裝200~300包。
  現在,陳國顏可以大膽地說,他一天工時不到六小時,剩下的時間不是陪伴家人,就是用來持續構思羊場管理改良。
  陳國顏也以科技管理羊隻。在全羊場650頭羊的耳朵上,都標有RFID電子耳標,可測知每日羊奶產量、健康指數、身體疾病狀況。這使他的牧場設立以來,都能安然度過大規模疾病的侵害。像七、八年前「羊痘」爆發,防檢局下令全面撲殺疑似染病的羊隻達八至九萬頭,使全臺羊隻數量銳減一半,但他卻未受影響。
  下一步,陳國顏要利用累積多年的羊隻大數據,揀選「精兵銳將」,在不減少產能的狀況下,降低飼養數。
  他說明,一般要等母羊泌乳之後才知道乳質好壞及產量,但透過乳質分析加基因比對,可找出優良基因組合,降低患病或先天缺陷。他與台大動物科學系王佩華教授合作,明年起透過AI人工授精,逐漸改良品種,篩選出基因健康、泌乳量高的優良羊隻。

在陳國顏的手上,把牧羊高科技化了。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