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友善 吳武銘盼永續葡萄產業
刊登日:106-11-01  點閱:5224
吳武銘(右)開放果園以供民眾採果、認識葡萄產業。(圖片提供/吳武銘)

吳武銘(右)開放果園以供民眾採果、認識葡萄產業。(圖片提供/吳武銘)

  說到葡萄,許多人立刻想到彰化縣大村鄉──隨處可見植栽棚架,令人垂涎欲滴的紫色葡萄垂掛其中,在陽光下彷彿閃耀的珠寶。約於三年前返鄉務農的吳武銘,小時候便隨家人照顧葡萄園,「葡萄園最忙的時候,剛好都是小朋友寒、暑假的時候。」長大後,隨著家人年紀增長,他也決定返家承接,扛起家業重責。

  「我覺得農業是良心的事業。」雖是一肩承起深耕在地多年的家業,但吳武銘在跨進農業前,仍為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斟酌考慮了一番;他認為,既然對農業有興趣,也下定決心要回來,就希望能嘗試改變,「因為我對使用農藥這一塊,比較不喜歡,因此開始想辦法做無毒栽培。」

  然而,因氣候關係,種植葡萄較依賴農藥,想從慣行農法跨入嘗試無毒,其門檻極高,讓吳武銘相當頭痛;就連身旁長輩都多持反對意見,「因為很多人嘗試過,但都做不起來;加上我現在收入有限,耗損率也較高,產量甚至會比別人少一半以上,所以很多人都不鼓勵。」

儘管如此,他還是想努力一把。吳武銘四處和前輩交流,甚至加入產銷班,積極和同業交換意見;同時,他也到農業改良場和農民學院修習相關課程,獲取新知;至於網路上的有機資材資訊也相當多,他先自己研究、找資料,再詢問老師能否使用,「雖然很多都是無毒,但也不見得適用在葡萄。」幸運的是,農改場就在吳武銘的葡萄園附近;乘著地利之便,他常常拿著樣本勤跑農改場、詢問老師意見,或直接請老師到田間診斷,希望能找到栽種無毒葡萄的好方法。

  雖然葡萄品質和產量仍一大步需要往前邁進,但經過一番堅持,吳武銘的葡萄園已出現另一番「生機」。現在,他常常在粉絲專頁秀出各類生態的照片,包括昆蟲、小動物和螃蟹,「葡萄園有排水溝槽,就會有螃蟹。30幾年前,那時候的葡萄園是很多螃蟹的,小時候還會抓來吃!」他興奮地說,生態平衡是最好的農業模式,就算收入上還有進步空間,但工作環境上已有很大的改變,也更朝向自己喜歡的環境改變。他更自許,有一天能讓這樣蓬勃的景象擴長至整個園區。

  目前,吳武銘透過自產自銷賣出葡萄,有人打電話來,就跟他們聊聊今年的栽種狀況和葡萄品質,「就是因為有一群老顧客,在品質還不好時,也繼續挺我,我才有辦法一直走到現在。」他提到,人跟作物都需要時間,希望給自己一個目標和一段嘗試期,努力找出解方,讓葡萄產業能往永續的一端靠近。

  此外,吳武銘也曾配合彰化縣農會舉辦的採果體驗、開放果園,讓更多人有機會到葡萄園看看成串果時在樹上的樣子、理解如何種植和採摘,「互相了解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也讓更多人珍惜無毒葡萄的得來不易。」他期待,透過田間的不輟努力,加上讓更多人了解理念、進而支持,把這條無毒的返鄉之路,繼續走下去!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