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連線,劉秀嬋傳遞蜜柑故事
刊登日:107-08-28  點閱:4129
劉秀嬋仔細照顧茂谷柑,希望讓消費者收到最好品質的水果。

劉秀嬋仔細照顧茂谷柑,希望讓消費者收到最好品質的水果。

  不論點開「新社阿生蜜柑」粉絲專頁或「新社蜜蜜柑園」粉絲專頁,上頭滿是飽滿黃澄的蜜柑或繽紛桃紅的火龍果照片,消費者隨時都可以接收到豐富的果園近況與果物資訊──這些網路窗口由78年次的劉秀嬋一手管理,也是她與分散各地客群互動的窗口。

  大四那年,劉秀嬋前往廈門展開交換學生生活,遠走家鄉,卻有了更多體悟,「我在那邊看到很多水果,也包括茂谷柑,這些臺灣來的水果價錢都很高。」她心中連結起自家果園的茂谷柑,自然而然地想起,「我們家的品質比這些更好,應該可以賣得更好才對。」

  畢業後,就讀資訊管理的她,原先在外工作,負責社群經營、美工設計與影片剪輯的工作;也利用業餘時間,透過網路協助遠端行銷。後來,劉秀嬋索性返回臺中新社承接家業,也踏上從農之路,「客人只看網路,有時還是會有很多問題,所以得花許多時間跟他們溝通;加上爸媽年紀也大了,遲早要有年輕人接手,所以決定回家。」

  劉秀嬋從基礎的田間知識開始累積,例如,因應天氣變化,如何提前防治病蟲害以避免減產;而為了讓消費者嘗到安心食材,他們利用自家的格外品水果製作液肥,再循環利用,並待果物自然完熟,而不刻意催甜度。

  同時,也因經手銷售端、與消費者面對面,劉秀嬋更能從消費端的細節調整不足之處。好比宅配寄送與送入傳統行口的分級規格並不同,就連父親都覺得分級得過於嚴格,但她解釋,「讓消費者知道你分級得很確實,他們收到時才會覺得是自己要的東西,價格也才會有區別。」

  劉秀嬋坦言,要兼顧栽植現場,又要經營客群,的確很辛苦,但比起因氣候或市場影響、果價大跌時,有自家品牌才更撐得起利潤,「所以再辛苦還是選擇走這條路!」後來,她也加入臺中市青農聯誼會,若有其他農友擁有品質不錯、卻欠缺通路的作物,她也不吝於協助上架到自家網站、幫忙推銷販售。

  除了線上經營,劉秀嬋也走入市集、展場,更因此實際地與消費者溝通、接收到他們的信任與反饋,「消費者跟我完全不認識,但有些人透過網路認識你、來到實體市集買你的東西,就有種神奇的感覺,好像我們真的變成朋友一樣。」她開心地說,這也是她最有成就感、鼓勵她再做得更好的力量,「回來從農最大價值,好像有時候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得到被信任的感覺。」

  回鄉幾年,劉秀嬋有感而發地說:「從事農業沒那麼簡單,你要會種、又要會賣、還要會行銷。」她提到,大家常說外面的工作辛苦,但農業領域的學習其實也必須永不止息,才能不斷地進化自己。因此,她常自省,關於行銷,不能只是埋頭做,有時也會去逛逛別人的網站,觀察自己少了什麼、內容還有哪些可以充實;而關於田間實務,也不能老是留在自家園子,要走出去和不同的人交流。

  從農之路走過幾年,劉秀嬋笑說,這樣的生活充滿踏實感與樂趣,「而且堅持下去,用心一定會有人看得到。」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