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大數據系統管理 許智雄以鳳嬌梨開創新願景
刊登日:107-12-05  點閱:2823
許智雄(左二)導入大數據管理,希望創造三灣梨的新風貌。(圖片提供/許智雄)

許智雄(左二)導入大數據管理,希望創造三灣梨的新風貌。(圖片提供/許智雄)

  苗栗縣三灣鄉出產的高接梨肉質細緻、甜蜜多汁,又稱作「三灣梨」──五年前,原住臺北的許智雄來到另一半的故鄉協助採收,初嘗這顆甜蜜的果實,讓他嚇了一大跳,「原來梨子可以種到那麼甜、肉那麼細,皮薄又多汁。」眼看岳父即將退休、農技無人傳承,他思索後決定從農,後來以「鳳嬌梨」為品牌闖蕩。今年,他開始成為果園的主要負責人,不只看照260棵果樹的生長狀況,還建立科學統計數據、採系統化管理,希望透過更精準的判斷資訊,協助梨農規劃栽種進程及成本,也讓消費者獲得更透明安全的資訊。

  「高接梨滿有趣的點在於,這份工作有很粗的部分,也有很細的部分。」許智雄說,「粗」指的是粗重工作,而「細」便是細緻管理──在這裡,每棵果樹編號管理、統計接枝、開花、留果、套袋數等,全都要記錄清楚。

  他回溯至民國60多年,當時農友嘗試嫁接梨子成功,高接梨的技術廣為流傳,成為臺灣梨產業的轉捩點,「但這30年來都在享受那次轉型後的成果,卻沒有更多積極進步的努力,現在回頭一看,也才發現沒有數據基礎可以做為再一次革新的根據。」許智雄進一步指出,眼前的老農經驗不能量化分析或預測,新一代農民承接時便會出現問題;而半路出家的他,除了開始透過農民學院、改良場的課程精進,也常土法煉鋼地建構數據表單、再逐步轉為電腦系統。

  許智雄賣力地透過現場的詳實記錄,也與農政單位配合研究。他期待的不只是產學合作,更盼是「產學同步」,因而能在田間管理的每個階段即時調整、隨時透過參數釐清作物、環境與農人間相對應的關係,「我們再根據這些資料讓農產品規格化。」

  他以品管工作為例,已不必破壞果物取出果汁檢驗,只要透過光波甜度測定儀,兩秒就能知道這顆梨子的甜度和酸度。「每個農場的風味都不一樣,儘管風味沒辦法被規格化,但至少有甜酸比、果心大小、肉質粗細這些條件可以分類,分級就能更準確。」他說。

  除了在自家農場努力,他也透過「三灣梨果樹認養計畫」媒合更多在地生產者與消費者,透過設定好的模式,讓農友能主動提供有信實度的數據;如此一來除了讓果農建立資料庫、優化栽培管理方式,也使消費者能有機會認識產地運作。

  對三灣梨充滿熱情的許智雄直言,不只翻轉梨產業充滿挑戰性,農業本身即是一門非常跨領域的產業,含括土壤、氣候、植物、病蟲害、化學,甚至行銷學等專業。因此,他未來除了希望為產業建立完整的大數據系統,更盼自己能再進修,「減少知識上的落差,總得一步一步來。」自許這樣的態度,不只翻新三灣梨產業,也能是青年從農的另一革新與邁進。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