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埜:照顧山上土地的茶鄉囝仔
刊登日:108-11-22  點閱:2822
椿萱農場採用有機農法,針對不同季節的特色,規劃一系列的食農教育遊程。

椿萱農場採用有機農法,針對不同季節的特色,規劃一系列的食農教育遊程。

  初夏時分,臺北市南港區的更寮古道野百合盛綻,碩白花瓣遍佈淡紫細紋,一路纍纍,美不勝收。椿萱農場高華埜回憶,當初只是父親不經意提及懷念小時候滿坑滿谷的野百合風景,卻埋下全家人、乃至於整個社區協力復育百合的契機。
  南港曾是產茶重鎮,包種茶的栽植面積一度達到三百多公頃,如今卻餘不到盛況的二十分之一。茶鄉產業與地景不斷衰退,在地農業正在凋零。高華埜的母親林明淑因公公一句「小孩我來帶,你來照顧山上的土地。」而一腳踏入農業,因友善環境、健康考量,她以有機農法轉作香椿。芽葉剁碎,香氣濃郁,簡單拌麵就很可口,更有抗氧化功效,是近年熱門的健康食材。
  椿是父親樹,後來也種植了象徵母親的萱草(金針花),椿萱農場於焉成立。林明淑並在社區大學講授有機栽培,後來號召家人、學員在每年的元旦、植樹節一起種下野百合,十三年風雨無阻,近年更是百人以上共襄盛舉,力圖再現百合花美景。
  對高華埜而言,農場是他小時候的遊樂場,長大才發現親近大自然居然是一件蠻奢侈的事。大學就讀電機系的他,因接觸到培力鄉村年輕人的「四健會」,發現農業的潛力、以及自己在當中的發展空間,即便父輩反對,仍毅然決然加入經營農場的行列,並轉型為體驗導向的休閒農場。
  由於椿萱農場採用有機農法,生態維護得宜,高華埜除了改良硬體設備,也針對不同季節的特色,規劃一系列的食農教育遊程。如初夏安排賞螢的生態導覽;盛夏則是近距離觀察獨角仙,並讓親子共同彩繪甲蟲撲滿。遊程還包括用在地香料烘烤土窯雞,並在土窯旁聆聽周遭的蟲鳴鳥叫、風聲,讓都市的孩子透過各種感官親近大自然。
  「食農教育不只是家政課。」高華埜認為食農教育除了動手體驗跟飲食,更重要的是在課程中揉合風土文化,深度連結到當地的歷史、農作物。南港的茶鄉榮景不再,但也不該就此被遺忘。高華埜在農場舉辦了採茶、製茶活動,讓遊客實際體驗茶園的勞動;並利用茶樹的寄生植物——松蘿,DIY成圓滾滾的青苔球,可以作為盆栽,為忙碌生活帶來一抹療癒系綠意。
  除了遊程,椿萱農場也將香椿醬販售給餐廳,並參與臺北地區的農夫市集。高華埜表示,農場的終極目標是復耕茶葉,維繫地方的產業與文化。植滿百合與香椿的山坡上,他將傳承椿萱農場「照顧山上土地」的志業,為瀰漫茶香的在地歷史,譜寫一頁嶄新篇章。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