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恩青年返鄉從農,利用自然農法為台東注入活水,激盪出不一樣的新意。
「自然農法種出來的米,風味特別讚!」吳家恩笑著說。在臺東池上,縱谷間稻穗飽滿,迎風晃曳的稻浪與山巒、藍天共同構成壯麗風景。除了如畫美景,池上米更是名聞遐邇,當地也出現愈多像吳家恩這樣的青年返鄉從農,注入活水,激盪出不一樣的新意。
吳家恩是農二代,當初在酒廠工作,一邊讀書,然而務農的爸爸撒手人世,由弟弟暫時接手田間工作。因為弟弟志不在此,他畢業即回去接手,從農至今已近十年,栽種面積五甲多,大多數採用有機農法,另有自然農法七分地、慣行農法一甲地。
吳家恩表示,雖然小時候不少觀摩、協助農活的經驗,但畢竟不是主要在做的人,回去實際操作後感到落差,歷經了一段磨合期,為了精進耕作方式曾去上過課,但當時並沒什麼替代農法的課程。後來有機耕作在池上漸漸流行,碾米廠帶頭推廣,吳家恩起初便有意嘗試,但因為農田的北面有雞舍,粉塵容易飄過來造成污染,被評估為環境不可行,就這樣持續了兩年的慣行農法。後來他認識了實踐自然農法的朋友,更加了解到栽種過程中,不同的農法如何影響食物的風味與人體健康,便一頭栽入。
他自己特別喜歡自然農法產出的米,滋味絕佳。那是連有機肥都不用,撐過各種病蟲害、豔陽、豪雨,生命韌性強的自然原味。
不過農法的轉型並非一帆風順,除了成本較高之外,替代農法畢竟非是主流,相關的知識與資源不多,即使一心追求進步,也未必真能獲得新知;各自實踐的農民也因為適地的耕作方式不一,難以將配方、心得分享出去。吳家恩也表示需要勇氣承擔閒言閒語,因採用替代農法,耕地的雜草較多,其他村民會說閒話,以為是太怠惰、或不會種,田才會變成這樣。
除了稻米,吳家恩也種植了金針和黑豆。氣候變遷衝擊農業前線,他十分有感,今(2019)年太暖,金針花況稀疏,四分地只收成十多公斤,採收反而更賠本,入不敷出。為了精進田間管理,他與幾個在地青農朋友,在耕地裝置了微型氣候監測器,希望透過長期的資料蒐集,去計劃下一期的耕種時間與種類,避免損失。
嘗試替代農法、科技農業之外,吳家恩也成立「小農食在」臉書粉專,分享生產過程的點點滴滴,也許文筆樸實,但都是流過汗的真實歷程,希望能突破社會大眾對於農業的文青式想像,將食農理念擴散得比池上更遠,持續在土地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