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芳為了讓孩子能擁有豐富的農村童年回憶,決心與妻子一同返鄉從農
住在河的背後,劉家人雖不以務農為業,但也不任由田地荒廢,劉明芳小時候就看著父親在工作之餘抽空處理田事,媽媽提早退休後也投入種菜當起農婦,耳濡目染下,他對農事毫不陌生,從小就要幫忙到割稻機無法運轉之處人工割稻,烘稻時在半夜輪班顧著烘稻機,插秧時在清晨跟著爸爸巡田水。
進入職場後,劉明芳時常回想起童年在田裡忙碌的時光,「雖然辛苦,但心裡很自在,只要看天吃飯,照顧作物就行了;外出上班看起來光鮮亮麗,不用風吹雨淋,人與人相處卻非常困難。」
2011年,劉明芳任職的半導體公司結束營業,原本打算繼續謀職的他,想起家鄉年邁的奶奶與年幼的孩子,而自己外出工作也已十六、十七年,心中浮現了回家務農的念頭,「雖然媽媽和妻子都覺得在公司上班比種田輕鬆多了,但我還是想多陪陪家人。」最讓他掙扎的是,大兒子出生時,一家人還住在老家,讓大兒子擁有農村豐富有趣的童年回憶,但小兒子出生後,一家人已經搬到市區,勢必得讓小兒子在都市的幼兒園度過珍貴的童年。
他認真的與妻子多次商量,恰好妻子的育嬰假期結束,兩人牙一咬,決定夫妻倆一同努力,專心以務農為業,也能花更多心思陪伴家人與孩子。他們衡量家裡的經濟狀況與資源,設定三年為停損點,「現在已經是第四年了,其實我們的損益還是無法平衡,也沒有穩定的收入,可是這三年學到很多,支持的客人穩定成長中,而且畢竟是自己喜歡的事,我們選擇繼續撐下去。」他苦笑的說。
長年目睹周遭農民在噴灑農藥時必須謹慎的全副武裝,劉明芳感受到用藥耕種的矛盾與不得已,回家務農後,他花了一年說服家人停用農藥,改以無農藥、施有機肥的方式耕種,最讓他頭疼的是來自於鄰居的壓力,不但時常批評「這樣怎麼種得出東西」,還會「好心」幫忙噴藥,最後劉明芳只好直接放棄採收被噴藥的區域。
為了要證明無農藥的安全食物是未來趨勢,他其實早在七、八年前,就參加過農委會的漂鳥營,也上過農民學院的番石榴專班,嘗試栽種無農藥的番石榴;這幾年更積極上課,農會的研習課程都不錯過,四處觀摩其他農民如何掌握田區管理作業。
將家裡的田地轉型成休閒農園,傳承客家米食文化,是他給自己的重要使命,「我是客家人,吃著家裡的菜頭粿和年糕長大,從來沒上市場買過這些米食品,但現在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自家做的年糕和粿,我才發現,如果沒人繼續學習,客家米食文化會在我這一代中斷、消失。」
他開始認真學習包粽子、做年糕和草仔粿,設計成親子DIY課程,並依照過去工作經驗,將向來由老人家口頭傳授的食譜,進行改良與紀錄,將配料比例與步驟一一詳列,他有自信,即便是不會下廚的人,都能參考做出品質穩定又好吃的米食品。
「其實台灣的農夫很會種,農村文化也各有特色,只是農民不知道怎麼怎麼行銷推廣,也不知道怎麼與消費者產生連結互動,但台灣人對田地的情感正在一點一滴消逝中。」他希望「河背庒農園」能提供的不只是安全食物,還有珍貴的農村生活文化,那是他希望留給自己孩子與這塊土地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