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品牌、引用「真空脫澀技術」柿子哥農場廖誌鑫成功走上創新改革
刊登日:108-11-22  點閱:3139
 廖誌鑫成功改變過去傳統經營販售模式,建立自己的柿子品牌

廖誌鑫成功改變過去傳統經營販售模式,建立自己的柿子品牌

  柿子哥農場主人廖誌鑫投入柿子園至今已近20年,成功改變過去傳統經營販售模式,建立自己的柿子品牌,引進「真空脫澀」創新技術,使柿果外觀更佳、儲藏時間延長。由於深知產業間知識交流的重要,他更被推舉為嘉義縣青農聯誼會番路鄉分會會長,藉由農友間相互交流培力,於今年起租借溫室種植洋香瓜,以期應對暖冬對柿子結果率的衝擊。

危機就是轉機!建立柿子品牌
  廖誌鑫今年42歲,民國90年起經營柿子園,主要種植牛心柿、四周柿及龍眼等。民國100年柿子風暴,產量供過於求,使他意識到「危機就是轉機」,決定建立自己的柿子品牌。
他開始改變經營販售模式,過往工作場所主要在柿子園裡,早上採收、下午分級裝箱、出貨。如今,他經營自己的農場,親自接待客人,工作內容更加繁重,採柿子的時間縮短,須額外付出許多時間面對客戶。然而,也因為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名氣,保障了柿子銷售狀況的穩定性。

「真空脫澀技術」是充滿風險的創新?廖:對的事情就要勇敢去做

  近年他與中興大學合作引進「真空脫澀技術」,與傳統牛心柿多以石灰脫澀有所不同。真空脫澀技術藉由抽除袋中空氣,搭配調控溫度及時間,使柿果自然脫澀,不僅可維持原有的口感脆度及甜度,延長貯藏時間,室溫下可放一個禮拜,冰箱內甚至可達兩個禮拜不軟化、不褐變,保有亮麗乾淨的賣相,節省工錢和時間。
  雖然真空脫澀有許多好處,但任何創新改革都需要承擔風險,也要先付出一筆成本蓋脫澀室、購入器材設備,並非人人皆願意嘗試。廖誌鑫說,由於兩代間的經營觀念、理念和栽培管理方式相差甚鉅,起初家中長輩皆不贊成此改變,但他認為倘若要做出差異性,必得不斷創新,「我覺得對的事情,就是要勇敢做!」。

學無止境 自我提升 農民要願意「找釣竿」
  為了拓展視野和突破,廖誌鑫參加農委會百大青農選拔,成為第三屆百大青農之一。他也相當重視農民間的相互交流和協作,被推舉為嘉義縣青農聯誼會番路鄉分會會長,學習到更多專業知識和技術。眼見去年暖冬影響柿子結果率,透過其他青農的協助指導,今年他租了溫室嘗試種植洋香瓜,希望藉此分散風險。
  廖誌鑫表示自己非相關科系出身,專業知識相對不足,所以至農民學院充實自己,他強調學習、累積新知對農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政策上政府要懂的「給釣竿」、輔導農民改變,農民自己也須願意提升自己才會進步。未來,他期望以產銷履歷、農產品生產追溯標章(QRcode)等,達到產業升級,將柿子哥品牌以及番路鄉在地優質農產品推廣出去。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