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年薪 不敵蟲鳴鳥叫
刊登日:108-01-30  點閱:2680
青農:林意評

青農:林意評

       107年度青年農民專案輔導計畫第三屆百大青農林意評在農業上努力發展,成為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青農典範。

有機理念一脈相承

       林意評的父親本身就是有機與友善農業的實行者,對於在地環境、土地與農業之間的平衡也非常重視,或許是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他回鄉從農的第一步便是投身有機農業,逐步接手父親的果園,並取名為棗健康有機農場。此農場除了既能滿足自己愛好親近自然的天性,又能提供消費者安全、安心的農產品,這對他來說可真是完美的工作,於是乎便懷抱著滿滿的期望,就這麼開始了他的有機新生活。

提升專業 積極轉型

       縱然有顆熱愛自然的心,彈藥管理一個果園並以此為生賺錢,只是有心是不夠的,因此林意評積極的參與花蓮農改場所開設的各式農業專業課程,以提升自身的農業栽培技術與農業經營觀念,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有機施作 生態平衡

       對行銷自有一套想法的他,在果園的田間管理概念上也和一般農夫意見不同,平常農夫見到出沒在農作物上的害蟲(如天牛)總是氣得牙癢癢,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但他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這些生物都非常地有趣,而且是最能表現他用心從事有機農業的佐證,而且別人看到這些昆蟲都急著噴藥防治,他卻是把牠們抓起來觀察或拍照記錄。

嘗試摸索 專業分工

       一開始,林意評先從家中囤積的作物著手,尋找各種銷售通路打開賣場,他笑著說「我試過路邊攤、市場、網路、甚至百貨公司,你想的到的通路我都試過了」。然而經過不停的嘗試、摸索,他開始將金棗分級販售,並設計精美包裝,透過提升質感的方式提高單價。現在他與固定的網路公司合作,將金棗的行銷販賣委託網路公司負責,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體驗食農 從小做起

       除了基本的作物照料和行銷外,充滿理想抱負的林一平也將觸手伸向食農教育。他認為,要讓消費者了解產品,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消費者帶到產地,讓他們實地接觸作物和土地,親眼看看自己吃的食物是怎麼來的,哪些生物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把現代都市人和自然之間失落的環節重新串連起來。但是說教式的傳達方式勢必事倍功半,好玩好動的林意評於是設計了許多有趣的體驗活動,並和附近小學合作,讓小學生到他農田裡邊玩邊體驗農村生活。

資料來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回上一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