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蔥抗蛾新突破!病毒成功製劑化 開啟本土病毒產業新篇章
刊登日:113-11-20 點閱:874

智慧AI自動化量產-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可精準辨識出幼蟲位置,並透過自動化技術取代大量人力作業
因氣候變遷與抗藥性問題,甜菜夜蛾的防治難度逐年增加,對宜蘭縣三星地區的青蔥產業造成了嚴重影響。農業藥物試驗所(以下簡稱農藥所)成功研發的「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水分散性粒劑」(圖一),以其高效、安全且專一的優勢,為青蔥害蟲防治帶來了新希望。此粒劑不僅突破了冷鏈儲存限制,可在室溫下長達9個月保存,並結合了AI自動化生產技術,使病毒商品化成為現實,開啟了本土病毒產業的新篇章。
水分散性粒劑技術突破冷鏈限制:帶動本土病毒產業發展
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不同於細菌或真菌,因病毒必須在活體內培養,過去受限於高昂的生產成本及製劑技術缺乏,導致無法商品化,難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為解決這一難題,農藥所成功建立了標準化的養蟲流程,打造穩定的生物反應器來培養病毒,為後續的自動化生產系統開發奠定了基礎。除此之外,過去田間防治使用之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僅是將感染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死亡之病蟲屍體蒐集研磨分離後之液體分裝冷凍保存,要使用時再從凍櫃取出解凍加水稀釋噴灑,冷凍貯存空間及成本過高,但本所研發之水分散性粒劑配方與製程,不僅適用於不耐高溫之微生物,將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製劑化後,產品容易包裝與運輸,且可在常溫下儲存長達9個月,這不僅突破大部分病毒製劑需低溫保存的瓶頸,也大幅提升產品的實用性和便捷性。這項突破對病毒商品化意義重大,讓農民在實際應用中無需擔心繁瑣的冷鏈儲存,未來該產品有望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進入市場。
智慧AI自動化量產:病毒商業化的關鍵推手
為加速病毒的商品化進程,農藥所與樸農生物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樸農生技)合作,基於農藥所標準化的核多角體病毒生產流程,樸農生技開發出結合AI應用的自動化量產系統(圖二)。在此系統中,從幼蟲移居到病毒感染的每一步驟都高度精準。為避免幼蟲互殘,該系統將一定齡期的幼蟲移至單隻飼養,「自動移居系統」每隻幼蟲的處理時間縮短至10秒,未來將進一步優化至5秒;「AI影像辨識系統」的準確率達98%以上,能有效區分幼蟲的發育階段;「自動選別系統」的成功率達99%,精確篩選健康的蛹,確保生產質量。「病毒感染自動量產系統」的精準度達0.1微升,保證了每次操作的高準確性。這項自動化技術不僅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省了90%的人力資源,還成功克服了傳統手工生產的低效率瓶頸,實現了規模化生產。此系統的模組化應用特性使其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擴充,並確保產品質量穩定,讓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的生產模式徹底升級
永續農業與本土生物農藥產業發展
本土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水分散性粒劑的研發與自動化量產系統的應用,不僅提供了一個有效解決青蔥甜菜夜蛾問題的方案,還為國內病毒產業發展開創了新機會。該技術已於今年完成非專屬技術授權(圖三),預計商業化生產與農藥許可證的申請將加速推動,為農友提供一款有效、安全、經濟且減碳的防治資材,促進青蔥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這項技術也有望應用於其他夜蛾類害蟲的防治,填補國內本土核多角體病毒產品的空白。此外,水分散性粒劑的配方適用於大多數微生物,推動本土生物農藥產業進步,助力永續農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