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南北門,有一位人稱「雄哥」的陳義雄,靠著「光合菌」的方法成功養了好幾萬尾的虱目魚和白蝦,並在去年(2022年)9月成功取得產銷履歷認證的資格,這些斐然的成績讓人很難相信雄哥從事養殖業不過是四、五年間的事。
在青壯年的農友當中,有不少是考慮長照緣故,不得不返鄉從農,雄哥也不例外。起初是為了方便照顧年邁的雙親,才放棄原本高職教師的工作回到故鄉,決定重整父親已荒廢的魚塭來開始養魚。「其實到現在爸爸還是反對我回來養魚,一直希望我回去學校繼續教書,但沒辦法,實在放不下老人家。」從言談中很自然地感受到雄哥對雙親的一片孝心,即使後來母親離世,雄哥絲毫沒有懈怠對長輩的照顧,常常等到父親休息了以後,才趕緊把握時間到魚塭做事。
其實雄哥的父親以前也是從事養魚工作,「只是以前的傳統方式養不了太多,養了兩千尾就已經是極限了,但我現在卻可以養好幾萬尾。」父輩時代的養殖技術放到現今不一定適宜,雄哥還記得當時新手第一年,成績並不理想,所以後來選擇到水產試驗所東港養殖研究中心學習專業養殖技術,第二年順利轉虧為盈,一路從養殖生手到熟手,這個過程不算慢,可說是水產試驗所一個很好的學習示範。雄哥也從不吝於分享,時常撥時間指導後輩或到各地當講師,「我的想法是,希望可以多把自己的經驗傳承出去,為養殖業增加更多的友善養殖人才。」
目前雄哥的魚塭大約有五甲地,養了三萬尾虱目魚,數量聽起來很多,但在現今的養殖技術來看,雄哥算是「低密度、粗放養」,藉著「光合菌」的養殖方式,可以有效增強魚蝦的免疫力,也對友善環境起了很大的作用。直到現在,雄哥對世界仍然充滿好奇心,孜孜不倦地學習新技術,常常可以在各個研習課程看到他,更重要的是,他從不認為現在的養殖技術已是顛峰,接下來的目標中,雄哥要學習國外的高密度養殖技術。對於有志於從事養殖漁業的人,雄哥的建議是,「一定要有熱情,才能支持自己做得長久。」即便每天生活十分忙碌,但堅持無毒養殖絶對是一條正確的路,一路走來就是這樣的信念一直在支持著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