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登入學員登入 農人新樂園粉絲團 RSS訂閱
食農教育課程及體驗活動
訓練、學習,是成功的必經過程
報名操作教學報名操作教學 線上學習線上學習 關閉選單
[臺南市]二期作水稻瘤野螟密度攀升 應儘早防治
刊登日:100-08-04點閱:6595
瘤野螟會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本圖由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近日田間監測資料顯示,嘉義地區瘤野螟密度有升高跡象,由於正逢二期作插秧時期,若未注意防範發生,可能影響水稻生育。行政院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於成蟲發生盛期後7天加強防治工作,以免蟲害發生,影響收成。  水稻瘤野螟又稱縱捲葉蟲、捲葉蟲、葉尾蟲,是二期稻作之主要蟲害。往往在颱風過後隨西南氣流引入,造成田間大發生。縱捲葉蟲產卵於水稻葉片上,每隻雌成蟲可產卵100至300粒。初孵化之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之食痕,然後會將葉尖捲成筒狀,藏匿其中,取食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紋。一般一個蟲苞內藏匿幼蟲一隻,在蟲苞內幼蟲通常於啃食數條食痕後,便遷移他葉繼續危害。尤其成蟲有趨嫩綠性,生長特別嫩綠繁茂之稻田,縱捲葉蟲產卵量較多,受害也更較嚴重,又葉片較寬厚之品種被害也較葉狹而薄之品種嚴重。當大部分稻田接近成熟而晚植者仍處於孕穗或抽穗期時,受害亦較嚴重。  防治瘤野螟上可多清除田邊雜草,因為雜草常是瘤野螟成蟲在水稻繁茂前棲息之場所,清除雜草可減少成蟲入侵。而偏施氮肥造成稻株生長過密及特別嫩綠,有利於瘤野螟的繁殖與危害,故合理化施肥可減少蟲害的發生與蔓延。  在秧苗期也可於插秧前一天施藥,藥劑可選用0.3%芬普尼粒劑、35%剋安勃水分散性粒劑、40%賽速安勃水分散性粒劑,需注意後兩種藥劑僅能於插秧前施用。本田期藥劑防治則可在成蟲發生盛期後7天或平均每叢稻有1隻幼蟲時,進行防治。防治上可施用 10%得芬諾可濕性粉劑1000倍、75%毆殺松可溶性粉劑1500倍或2.8%賽洛寧乳劑2000倍液。  一旦蟲害發生,農友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進行施藥,若有防治問題可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聯絡。
臺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 青年創業及圓夢網 農產品交易行情站 畜產行情資訊網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117-1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