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2012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 農業館創新多元
刊登日:101-09-20點閱:4205
「2012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自 即日起至9月23日於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館一樓展出4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負責的「農業館」設置於D區,將於下午1點正式開幕,展出「生物技術」、「環保節能」、「設備資材」、「食品加工」、「保健食品」、「防疫檢疫」、「量產技術」、「新品種」等8大類成果,56項技術均是近年最新之研發成果,竭誠歡迎業者與民眾踴躍到館參觀。
農委會說明,今年展出多項亮點展項,具突破性及產業應用性,其預期效益擇要如下:
1.「石斑魚虹彩病毒不活化疫苗」為我國自行研發之第1支水產疫苗,可增加育成率 2-3成,為養殖戶創造24億元的產值。
2. 「滾輪式節能水車」與「風力節能水車」分別獲得2011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牌及銀牌,「滾輪式節能水車」利用馬達帶動滾輪之水流轉動第二組無動力滾輪,可增加10%-20%含氧量,「風力節能水車」則利用沉水幫浦抽取之加壓水流帶動葉片轉動,同時藉由風力帶動,可省電50%以上,效能等同傳統水車,以全國養殖面積5萬1千公頃估計至少有20萬台以上,再放眼大陸與東南亞市場,商機可觀。
3. 「家蠶生產北冬蟲夏草技術」利用活體家蠶仿自然生態人工培養,活性成份蟲草素含量高於市場以液態發酵培養及以米穀\類介質之蟲草,可提供保健及生醫產業應用,開拓家蠶養殖新事業。
4. 「紫丁香蘑台農1號及其栽培技術」,紫丁香蘑又稱為紫蘑菇或紫松茸,在歐洲如法國等地為高級食用菇類,價格為洋菇的5-10倍,紫丁香蘑台農1號已取得我國發明專利,配合栽培技術可提升10%產量及提高菇體品質,預估102年產量可成長至10公噸。
農委會積極藉由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重點行銷農業科技研發成果,促成業者承接運用,去(100)年「農業館」展出51項技術,成功技轉項數34項,授權金逾1,000萬元,今年展出56項,期再接再勵續創佳績,創造技術產值。此外,有鑑於作物健康管理之重要性,該會另於9月21日上午在世貿中心1館2樓會議室,舉辦「安全農業‧永續發展」農業科技研發成果發表會。
農委會表示,無法至現場參觀之民眾可透過該會農業技術交易網( www.tatm.coa.gov.tw )線上瀏覽本次所有展項,更盛情邀請廠商踴躍到場參觀,洽談合作機會,共創農業新商機。農委會強調,為提昇我國農業產業競爭力,該會整合所屬單位研發能量,推動農業科技商品化及產業化,期將傳統農業提昇為高附加價值產業,達成以科技為後盾、市場為導向之優勢農業,確保我國農業能持續創新和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