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中新社深處的山區、海拔800公尺處,有一座有機農場隱身其中,一踏進農場,迎接你的是雞鳴狗吠聲,大小雞群在農場悠閒的散步,狗兒替主人在前方帶路,歡迎訪客的光臨,剎那間彷彿時光倒流到30、40年代的古早農村生活,這就是學員張山豐的風林小築有機農場每日的日常光景。
張山豐原本是軟體工程師,有穩定的工作及收入,民國95年時,年邁的父親即將退休,給了他一小塊田地,問他要不要試著種看看?於是山豐從自己喜歡的咖啡開始,漸漸種出興趣,後來就決定放棄資訊工作回鄉務農,接替父親的農田工作。因為姐姐在慈心有機農業工作,了解有機種植對土地及農民所帶來的長遠效益,因此建議山豐改變原本的慣行農法,採用有機方式來栽種。雖然是農家子弟,但山豐在這之前卻完全沒有務農經驗,加上採用的種植方式是與父親完全不同的有機農法,父親的經驗也無法當作參考,在從農這條路上走得跌跌撞撞的,常常抓不到適合的施肥時機,作物也長得不佳,直到後來山豐上網時發現了農委會有辦理各項農業訓練,開始報名許多農業種植、病蟲害防治與經營管理的訓練課程,才讓他作物的品質與產量都開始往上提升,並於民國98年通過慈心有機驗證,正式成為友善土地的有機農友。
風林小築有得天獨厚的地利環境,處於背風處又三面環山,因此少有颱風侵襲,山豐在管理農場時,非常注重水土的保持,以最接近原始環境的方式,維持著民國40幾年闢建的老梯田,搭配溫室種植,栽培小黃瓜、番茄、芭樂、甜柿等各式蔬果。因高山日夜溫差大,山豐種出來的蔬果比一般平地的蔬果來得大而有滋味,以小黃瓜為例,因為生長時間較長,加上山中白天與晚上大幅度的溫差,讓山豐種的小黃瓜不但口感爽脆,也比一般的小黃瓜來得大又甜;而黃澄澄的紅心芭樂,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熟成,吃起來甜度更勝一般芭樂,彷彿是以砂糖餵養長大一般,香氣濃郁、口感細膩。
除了生鮮的蔬果,山豐也運用巧思,將水果製成加工品,運用烘乾的方式,製作出各式果乾,例如芭蕉乾、柿餅等等;閒暇時間,和妻子兩人桿製麵團,用自家前院搭建出的土窯烘烤麵包、pizza,當然食材來源就出自自家的蔬果,顏色五彩繽紛又獨具創意,雖然總是被老父親虧說種這些有機蔬菜沒辦法像以前開公司一樣賺大錢,但山豐笑著說「至少賺到了生活」,太太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小孩子每天放學回家放雞、與雞隻玩追逐遊戲的愉悅表情,就是山豐深耕有機農業的動力來源。
山豐也給有意從事有機農業或是新進農民一個建議「不要閉門造車」,多跟其它農友討論、汲取對方的經驗值,還有政府的資源也可充份利用,像農民學院網提供各式農業專業訓練課程,聘請各領域鑽研多年的專家當講師,給予學員農業經營管理上的方向與建議,是相當不錯的農業終身學習管道。另外,許多農民煩惱的銷售管道,山豐也建議不妨可以從農民市集開始,農民學院網提供市集設攤申請,還有數位通路、農會展售中心通路媒合販售,提供農友「找通路」、通路業者「找產品」,藉由在市集上跟民眾直接面對面,更容易將自己農產品的特色及理念推廣出去,慢慢累積自己的顧客人脈,創造長期穩定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