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農改場場長陳信言指出,臺灣藜 (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 俗稱紅藜,是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籽實擁有完整的營養組成以及豐富的機能性成分,有「穀類紅寶石」之稱;其花穗呈圓錐狀、彎曲下垂,顏色鮮豔多樣如彩色流蘇,常作為頭飾或當花材使用,不僅有食用價值,在觀賞應用上也具有發展潛力。臺灣藜主要有紅色、黃色及橙色等三大色系,其色彩源自於甜菜色素(betalain)。藜在抽穗階段,花穗呈綠色,開花後包覆在種子外的花被片(tepal)會漸漸轉色,轉變的顏色主要由其基因所控制。紅色品系僅生合成甜菜紅素(betacycnins),甜菜紅素主要有甜菜苷(betanin)及異甜菜苷(isobetanin)2種,前者含量約為後者的2倍,花穗呈現深紅、紫紅或粉紅等顏色;黃色品系主要生合成甜菜黃素(betaxanthins),花穗呈現黃色至黃橙色;而橙色品系則同時含有甜菜苷、異甜菜苷以及甜菜黃素,以甜菜黃素含量最多,甜菜苷次之,花穗呈現橙色至橙紅色,新品種臺灣藜「臺東2號-早橙」即屬於橙紅色花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