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登入學員登入 農人新樂園粉絲團 RSS訂閱
食農教育課程及體驗活動
訓練、學習,是成功的必經過程
報名操作教學報名操作教學 線上學習線上學習 關閉選單
[花蓮縣]提早預防穗期稻熱病,確保產量無煩惱
刊登日:114-05-05點閱:523
一期作水稻將進入孕穗期,應注意稻熱病發生情形,並適時採行防治措施

  近日鋒面過境導致水氣偏多,臺灣東半部預期有連續降雨及較大雨勢發生,高濕且溫暖的環境,利於稻熱病發生。本轄區水稻陸續進入孕穗期,極可能發生影響產量甚鉅的穗稻熱病。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巡田,注意田間稻熱病發生情形並適時採行防治措施,以確保本期收穫。

  高濕度的環境為稻熱病發生的條件,縱谷地區山腳或山坳不通風處,露水時間較長、田區長時間保持高濕度,發病風險特別高。本期作前期因平均溫度較低,稻株生育緩慢,若農友多施氮肥以求快速生長,之後氣溫升高,生育速度恢復而過度吸收氮肥,將導致植株葉片柔軟利於感病。已有葉稻熱病發生的田區,若未經適時防治,稻熱病病原孢子則普遍存在於田間,繼續成為穗期的感染源。

  病原孢子隨著雨水或露水飛落在葉舌、葉節及葉鞘上,當稻穗自葉鞘抽出後,經過該部位即被感染,穗頸、枝梗及穀粒皆會受害,進而造成損失。穗稻熱病初期於穗頸及枝梗先出現病斑,病斑呈淡褐色或暗褐色,隨著病害發展若無防治,則病部彎曲形成「吊穗」;穀粒染病後,病斑則呈現暗灰色或白色,穀粒無法充實或不稔粒。若未即時防治,發病週期僅需4至5天,嚴重影響產量。

  花蓮農改場提醒農友,穗肥補充上切勿偏施氮肥,建議施用複合肥料補充鉀肥。抽穗前把握時機進行病害預防,於抽穗前7天完成一次施藥,齊穗後視田區狀況再施一次藥,可有效減少病害發生與蔓延。抽穗後選用安全採收期較短之藥劑,或免訂定殘留容許量之枯草桿菌KHY8等,以避免農藥殘留問題,藥劑應選用防檢署公告之核准藥劑並遵循注意事項。有機或友善栽培的農友可施用1,000倍矽酸鉀、400倍枯草桿菌KHY8或1,000倍中性化亞磷酸等植保資材進行防治。相關疫情資訊,請隨時注意花蓮農改場發布之預警。

臺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 青年創業及圓夢網 農產品交易行情站 畜產行情資訊網 農業科技產業情報站 117-1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