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為全臺洋蔥主要產區之一,2023年栽培面積達363公頃,占全國栽培面積28.5%,然而人口老化導致缺工問題嚴重,也造成栽培面積逐年下降。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運用洋蔥種子造粒技術,將洋蔥種子穿上外衣,配合單株穴盤育苗的機械設備需求,取代傳統洋蔥栽培於移植及採收期間仰賴大量人力的過程。
種苗場表示,該場研發的種子造粒技術,可改變種子的形狀、大小及重量,經過造粒處理後的種子大小及形狀一致,可配合精密的機械播種,進而降低人力比例。造粒種子於處理後仍能保持原本的發芽率,並在適當的環境下儲藏一定時間。
種苗場指出,該場和恆春鎮農會舉辦種子造粒設備更新與升級觀摩會,並邀請洋蔥育苗及栽培農民參加,成果獲農民及合作社肯定。希望通過公私協力合作,推動洋蔥機械一貫化生產,並使技術嘉惠全國洋蔥產業,實現省工及降低生產成本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