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時代,晚上沒什麼娛樂,最大的休閒大概就是坐在樹下,一邊乘涼,一邊聽長輩「講古」。這講古講的也許是可歌可泣的忠烈節義故事,或是稀奇古怪的鄉野奇談,但更多的可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中的大小事。承繼林獻堂先生1920年代時,在大稻埕港町定期的文化講座,248農學市集將於3月8日晚間7點,在大稻埕259舉辦【大稻埕 暗時講古】再次認識臺灣小麥講座,由毗耕計畫、九厘米、十八麥發起人馬聿安,來跟大家聊聊臺灣小麥和雜糧。
近幾年來,臺灣興起了許多青年返鄉務農,目前正在就讀中興大學博士班的馬聿安也是其中之一,因為喜愛大自然生態,馬聿安在大三那年立志從農,並轉攻結合工程與農業的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為了能延續祖父留下的九氂地,六年前他回到苑裡老家,接手家中的祖田,開始了他「半農半學」的生活。
為了尋找曾經存在外祖母記憶中,土地裡麥香的滋味,把最單純的麵粉、麵食味道找回來,傳給下一代,馬聿安和哥哥兩人在民國100年時,開始復耕3公頃的硬紅麥,同時研發臺灣小麥的各種可能性,磨麵粉、發麥芽、釀啤酒樣樣自己來,還自創稻米與小麥品牌「九厘米」、「十八麥」,馬聿安很驕傲地說:「這樣才能讓消費者記住自家小麥的味道」。
適逢小麥花季,馬聿安會帶上浪漫的麥穗花束和他們為了證明臺灣小麥筋性而製作的麵線、麵條產品,還有現烤用酵母發酵的鬆餅,讓來聽講古的朋友,再次認識「臺灣小麥」,活動費用每人100元(含小點心一份),可線上或現場報名,場地空間有限,限額30人。
【大稻埕 暗時講古】再次認識臺灣小麥
活動時間:3月8日晚間19:00~21:00
活動地點:臺北市迪化街一段259號(大稻埕259)
活動費用:100元/人
報名網址:http://www.248.com.tw/?p=7191